Xbox 已宣布調漲其遊戲主機、周邊設備與遊戲售價,部分遊戲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達到 80 美元。這項決策影響深遠,其效應不僅止於第三方遊戲定價,更可能波及 PlayStation 主機市場。
這標誌著自 1990 年代以來遊戲產業最昂貴的時期。微軟入門級主機 Xbox Series S 僅配備 500GB 儲存空間,現售價為 380 美元。這比 PlayStation Store 提供的 PlayStation 5 Slim Digital Astro Bot 同捆組僅便宜不到 20 美元。與此同時,2TB 版 Xbox Series X 定價 729 美元,較 PS5 Pro 高出約 30 美元。
Xbox 此舉緊接在任天堂宣布 Switch 2 之後,後者以 450 美元主機售價與《瑪利歐賽車世界》等 80 美元本家遊戲引起市場震盪。任天堂直接超越本世代由 Xbox 與 PlayStation 設立的 70 美元門檻——這本身已是極具爭議的決策——直衝 80 美元定價。如今 Xbox 準備在今年假期季跟進,而這波漲價潮很可能不會就此止步。
PlayStation 遊戲是否也將漲至 80 美元?
所有目光都聚焦於索尼是否會跟隨任天堂與 Xbox 的腳步。索尼在近期宣布漲價幾乎已成定局。製造成本上升與持續的美國貿易關稅意味著該公司必須調整售價以反映當前經濟現實。
即使索尼受關稅影響程度低於微軟——後者正是 Xbox 漲價的主要推手——索尼的主導市場地位意味著若放棄漲價,無異是放棄潛在收益。
相較於主機價格,PlayStation 本家遊戲漲價更顯確定。索尼始終強調其獨佔作品的頂級價值,考量這些作品在評價與商業上的成功,該公司絕不會認為其價值低於 Xbox 的產品。若 Xbox 調漲遊戲售價,索尼很可能隨之跟進。
索尼對於本家 IP 價值的堅持早有明確先例。該公司頂住玩家批評,堅持將 Housemarque《死亡回歸》定價 70 美元,展現其對高價策略的信心。考量索尼旗艦作品龐大的開發預算,80 美元定價似乎已不可避免。
實體遊戲的式微
除了單純漲價外,這些舉措讓企業能加速推動長期目標:轉向訂閱服務與數位遊戲,最終淘汰實體媒介。
數位遊戲與平台營運的訂閱服務(如 PlayStation Plus 與 Xbox Game Pass)所創造的收益高於實體銷售與二手遊戲市場。這正是兩家公司大力推廣這些服務的原因。雖然 Xbox Game Pass 不會立即再次漲價——儘管它在 2024 年中已調漲過——但隨著單款遊戲價格升至 80 美元,其價值主張將更加突出,使訂閱制對預算有限的玩家更具吸引力。
對實體媒介愛好者而言,這種數位化趨勢令人憂心。實體遊戲價格上漲可能使全數位化未來比預期更早來臨。
這對《俠盜獵車手 6》及其他發行商意味著什麼?
遊戲產業的財務壓力正全面浮現。早在近期貿易緊張情勢升溫前,自 2023 年疫情結束以來,遊戲領域便持續面臨利潤下滑與開發成本飆升的困境。業內關於現行定價可持續性的討論,如今已具體體現在 PS5 Pro 與 Switch 2 等主機的高售價,以及遊戲的頂級定價上。
隨著本家發行商堅定擁抱高定價策略,這股趨勢能否持續的真正考驗,將在 2026 年《俠盜獵車手 6》正式發售時見分曉。
最初關於《俠盜獵車手 6》可能定價 100 美元的猜測雖源自分析師預測,但迅速獲得業界認同。歷經超過十年、投入數十億美元的開發成本,發行商 Take-Two 將會對這款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受期待的作品追求最大回報。Take-Two 執行長曾公開表示,相較於遊戲提供的娛樂價值,現行遊戲定價「非常、非常低」。
當 Rockstar 最終確認《俠盜獵車手 6》發售日時,我完全預期其定價將至少是 80 美元。當然,並非所有遊戲都會遵循此模式——《絕地戰兵 2》與近期《Split Fiction》等作品已證明在傳統 3A 領域外,對於價格更親民的遊戲仍有強勁需求。許多玩家將樂於等待特價活動,而非在發售時立即購買。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價格正持續上揚,對多數玩家而言,這意味著需要更審慎選擇購買與遊玩的內容。
